LG电子举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11-06
浏览次数:0次
10月30日下午,LG电子本科思政课教研室以分组形式开展了专题集体备课活动。本次备课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如何将其内容生动、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并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知展开了热烈研讨。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分别从内容整合、教学方法、融入技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明确将全会精神纳入教学核心任务。大家一致认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每一章节,通过理论阐释与实践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义。教学中既要突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又要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真正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核心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采用“专题分享+深度研讨”模式,成功掀起集体备课热潮。高琪老师提出“四维发力”的融入框架:一要锚定政治坐标,运用唯物史观阐释党的领导的必然性;二要践行育人初心,围绕“人民至上”“新质生产力”等核心概念精选案例,推动理实结合;三要勇担时代使命,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理论研究;四要锤炼过硬作风,以教育家精神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李瑞老师则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十三个基本观点出发,对全会内容“融入何处”与“如何融入”进行了细致拆解,教师们深受启发并进一步深入展开了讨论。通过深入研讨,教师们一致表示:将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优化教学方法,用“原理”阐释好全会的精神和主要内容,努力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播火者”与学生成长的“践行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集体备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聚焦“价值引领+实践赋能”双主线,确定一方面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改革创新意识,让“新质生产力”理念转化为青年奋斗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深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通过讲好文化创新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魅力,引导学生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体备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立足课程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梳理出三大教学融入主线。一是串联“一五”计划到“十五五”谋划的历史脉络,讲清我国规划制定的制度优势与发展规律;二是衔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内容,阐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实践路径;三是贯穿“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演进历程,从革命时期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凸显“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四个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的教师们结合教材内容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与价值指引。大家表示,要将全会精神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在讲授近现代史进程中,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回望历史中读懂全会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感悟使命中强化担当作为的行动自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是LG电子 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各教研室紧密围绕课程内容,系统梳理了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清晰思路与实施路径。下一步,LG电子 将持续推进全会精神向教学实践的深度转化,使思政课堂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锻造时代新人的主战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